西方文化学者乌蒙勃托·艾柯曾于 1976 年出版的《符号学理论》一书中,提到了这一大的理论框架下,关于自我符号的定义:即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存在可能、以及如何成为可能。

我们并非是要与各位展开一场艰深的学术讨论,符号学及其衍生的自我符号在内的一系列论述,直到如今仍然存在着学派之间的分歧。之所以将它列为开篇引言,在于今天主角的身份,争议与光环并存的 Virgil Abloh 与之吻合的特质。

在敲定 Virgil 为新一期「Collect Books」栏目的面孔后,符号学是首当其冲映入脑海的词汇,不是时装、球鞋,亦或 Virgil 所涵盖的众多领域,而是更为广义层面上的,关于个体身份的自我符号。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成为可能,当我们将上述的定义切换一个语境,放置于我们较为熟悉的行业背景下,自我符号有着清晰且直观的表露。

于时尚领域而言,一名创意者本身是否具备传达意义的可能,这一设问已在行业内不少时装巨匠的经历上,得到了切实的印证。时装设计师通过自身的创作,赢得业界及公众群体的认可及追逐,从而逐渐累积个体层面的影响力,并最终成为一名有着符号效应的创意者,诸如 Hedi、Raf、Margiela、Rick Owens 等设计师,均是这一描述对应的个体。犹如拜物教一般狂热的群体,所迷恋的已不再只是某件作品或某季系列,创作者个体身份下的符号崇拜,成为了他们所追逐的信仰。

Virgil Abloh 正是当下时代最具备个体崇拜效应的创意者,略显激进一些的说,这一后缀没有之一的存在。

纽约时报时尚总监、首席时尚评论家 Vanessa Friedman 曾于去年 2 月的一篇专题中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Virgil Abloh 是千禧一代的 Karl Lagerfeld 吗?在文中,Vanessa 写到,「这是一个对我们所创造的世界进行反思的时刻(指代 2020 年初的疫情),在诸多方面,Abloh 先生可能继承了 Lagerfeld 的衣钵 — 形象、野心和影响力,他在千禧一代消费者以及社交媒体时代,占据了与 Karl 此前相同的思想 / 文化空间。」这篇专题发布之前,正值 2020 秋冬季时装周节点,当 Vanessa 将这一观点与秀场同坐的人士分享后,人们几乎有着一致的反应,用她的描述来说,他们脸色发白,表达着「这太疯狂了」或者「这是一个玩笑吗?」之类不认同的态度,而这也恰恰是 Virgil Abloh 争议与光环并存的客观事实。

Virgil Abloh

LOUIS VUITTON 男装艺术总监 / Off-White™ 设计总监

Virgil Abloh | Via Katrina Wittkamp

新世代消费群体心中有着符号崇拜的多栖创意者 / 始终未被传统行业人士接纳的时装设计师,这本身就有着相悖的矛盾性。行业在涉及自身价值体系的讨论时,会将 Virgil 划定为类似反面的例子,而当进入设计师在消费者内心地位的话题时,他又会跻身到前列的选择。正如他在创意方向上涉猎的多维广度一样,看待 Virgil 的视角自然不能孤立地投注一处,这位在诸多方向上都在进行颠覆的「Genre-bending Creatives」,早已不能按照旧时的原则评定。

新一期「Collect Books」栏目的书刊选择,聚焦于 Virgil 的各个方向,我们尝试从球鞋、街头、时装、艺术等不同的层面,浸入到他的多轨视角。



《Virgil Abloh. Nike. ICONS》


Virgil Abloh. Nike. ICONS | Via TASCHEN

2021 年 1 月,由 TASCHEN 出版社发行,记录 Nike 与 Virgil Abloh 「The Ten」球鞋企划的书刊《Virgil Abloh. Nike. ICONS》问世,通过对各个鞋履原型的记录、Virgil 给 Nike 设计团队的文本信息以及 Nike 档案作品在内的一系列珍贵资料,以书面语言重现了 Virgil Abloh「The Ten」系列的创作过程。

封面视觉上铺满的「Volt Green」色调,出现了平面设计师 Carolyn Davidson 于 1971 年为 Nike 创作的 Swoosh 图案,Virgil 在此基础上以「SOMETHING’S OFF」标语将其框定;来自伦敦的设计工作室 Zak Group 主导了《Virgil Abloh. Nike. ICONS》的平面视觉语言,封装上的字体及排列分布的设置,进一步呼应着「The Ten」系列的设计语言。

《Virgil Abloh. Nike. ICONS》内文以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重点带来了「The Ten」企划初期,Virgil 给 Nike 设计团队发送的文本信息、品牌档案中的罕见材料,并对 Nike 运动鞋履的视觉演进和 Virgil 个人的创作过程进行了编目;而第二部分以词汇表的形式,定义了项目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地点、产品、想法和材料,诸如 Marcel Duchamp、伊利诺伊理工大学(Virgil 攻读建筑硕士的院校)、Open Source 和 Ready-Made 等条目,结合 Nike 高级传播总监 Nicholas Schonberger、作家 Troy Patterson、策展人和历史学家 Glenn Adamson 以及 Virgil Abloh 和艺术家 Emily Segal 的文字,将「The Ten」系列的创作逻辑置于不同的领域学科内。

《Virgil Abloh. Nike. ICONS》内页 | Via TASCHEN

2016 年,Nike 与 Virgil 联手打造的「The Ten」系列球鞋企划,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运动鞋履方向的设计语言,在人们已经对球鞋联名款这一概念习以为常的时刻,「The Ten」的问世,有着一丝令人始料未及的惊艳感。Nike 给予了 Virgil 可观的创意自由度,而后者则将球鞋形体的轮廓,视为了设计语言的实践画板,他在保留 10 款鞋履基本样式的前提下,融入了在此前 Nike 球鞋设计过程中,很少被,或是几乎从未出现过的泛领域象征,对 Virgil 影响极深的 Marcel Duchamp 达达主义,工艺美术运动与拼贴雕刻的演绎,以及对字母标签的刻意玩弄,悉数化身为 Virgil 的画笔,被他编排纳入了「The Ten」系列的设计语言目录。

在书中第二部分出现的,由艺术家、历史学家、撰稿人、设计师和 Nike 营销团队决策者组成的撰文名单,直接强调了「The Ten」系列的多形式注解。球鞋之外,它能够从平面艺术、建筑、雕塑在内的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身份上的非同质化,决定了「The Ten」成为球鞋文化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存在。

「The Ten」系列展现出的现象级辐射力,直接而强有力地投射到了系列创造者 Virgil Abloh 的身上。在完成了对球鞋领域审美话语权的颠覆,或主导后,Virgil 对于千禧一代消费群的影响力迈入了新的层级,他的拜物教领袖身份也得益于系列的成功大为增色。



「从本质上讲,「The Ten」系列是反映到目前为止我所做的全部项目,以及对未来所有项目的一个窗口。」


Via Virgil Abloh



《Virgil Abloh: Figures of Speech》


《Virgil Abloh: Figures of Speech》 | Via Prestel Publishing

Virgil Abloh 能进入博物馆吗?

2019 年 8 月 22 日,一篇题为上述设问的专题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官网,撰稿人 Jon Caramanica 通过对 Virgil Abloh 于同年 6 月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描写,深度剖析了他的创意世界。而与展览同名的《Virgil Abloh: Figures of Speech》纸质书刊,也在 Prestel Publishing 出版社的发行下迎来亮相。

这部采用三书合一形式的作品,探讨了 Virgil 的创作成果,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席策展人 Michael Darling 在目录部分对这位 LV 新任男装艺术总监的跨学科实践进行了概述。内文部分则收录了包括作家 Taiye Selasi、建筑大师 Rem Koolhaas、时尚学术期刊《Vestoj》创始人 Anja Aronowsky Cronberg 在内撰写的随笔和访谈。Virgil Abloh 个人贡献了 1,800 余张未曾露面过的档案图片,揭示了过去数年他广泛的合作经历。

《Virgil Abloh: Figures of Speech》内页 | Via Prestel Publishing

于 2019 年 6 月亮相于 MCA 的展览,是第一个聚焦于 Virgil 作品的博物馆展示,在他职业生涯的前中期阶段,如何能够支撑起一场独立的展览,这一点正是《Figures of Speech》空间的主要构成因素。对标于他的跨领域实践经历,展览以视觉艺术、平面艺术、时装设计、音乐、建筑等多维方向展开,MCA 首席策展人,同时也是推进此次展览的核心人物 Michael Darling 在一份声明中说到,在一个主要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这一展览,是 Virgil 实践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Michael Darling 选择 Virgil 作为展览主角的构想,早在 2016 年时便已萌发,那一时期,Virgil 的重心还聚焦在 Off-White™,距离他成为 LV 男装艺术总监还有两年的时间。Darling 在接受 Phillips 艺术拍卖行的专访时,曾透露过当初选择 Virgil 的初衷,他谈到,《Figures of Speech》展览的多维实践主旨与早期 MCA作为一个多学科机构的身份相一致,而 Virgil 本人跨学科的工作方式吸引了 Darling 的注意。在一次《芝加哥论坛报》的对话中,他分享了初次接触 Virgil 的轶事,这位设计师起初认为 Darling 是邀请自己到博物馆做 DJ,当他终于理解了策展人的真实想法后,Virgil 当即表示已做好了准备。根据 Darling 的回忆,Virgil 在那次会面时对他说,到那时为止他所做的全部工作,正是为了引起一位策展人的注意,并在艺术博物馆展出。

Via counter-print


就这样,经历了三年的筹备工作,《Figures of Speech》于 2019 年面世,Virgil Abloh 的身份和履历,也在此过程中迎来了巨变,「The Ten」系列引发的广泛讨论,LOUIS VUITTON 男装艺术总监头衔的加持,以及不可忽略的,以 Virgil 个人为基点,不断开枝散叶的企划合作。《Figures of Speech》像是把 Virgil 附带的一个个属性,收拢至一处,并通过空间上的「编排」,使其形成延续化,或并置的设计语言体系。

从根本上来说,千禧一代对 Virgil Abloh 产生的崇拜效应,来自于他创意表现形式中尖锐的挑衅意味,无论置于哪一时期,人们总是会被反体制的行为和个体所刺激,并在接连不断的后续刺激中,产生进一步的共情,以致来到最终的推崇备至。他被诟病,或是争议最大的 3% 理论,不就是对时尚行业以创新为立身之本定义的挑衅吗。Jon Caramanica 在纽约时报的那篇专题中,将 Virgil 称为 Tinkerer 修补者,并将他形容是这一代人的父亲(Jon 使用了家长父 Pater familias 这一词汇),暂且不论这一作者主观认知下的描写,就当下的现状而言,Virgil Abloh 的名字,已成为了显著的标签式符号体系,无可避免地嵌入到了时代本身。



Abloh-isms》

《Abloh-isms》 | Vi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今年 3 月,一本精选 Virgil Abloh 个人语录的书刊《Abloh-isms》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正式发行,这本作品也是普利斯敦大学出版社 -ISM 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此前的人物均为流行和艺术领域的面孔,诸如 Futura、Keith Haring、Jean-Michel Basquiat 和 Daniel Arsham。纽约艺术收藏家 Larry Warsh 为《Abloh-isms》收集了 Virgil 生涯起始以来部分的个人语录,通过探讨他的早年经历、灵感和影响,以及他对街头服饰、时尚和艺术观点的章节,描绘了 Virgil Abloh 的思维视角。

《Abloh-isms》 | Vi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生活就是合作,我认为艺术可能会被误导的地方,是它会将这种自我观念传播为是一个人,一个想法,没有其他人参与的形态」


Via 《Abloh-isms》

Larry Warsh 深入到 Virgil 曾接受、参与过的 50 余场采访和讲座,将其中的语录提取,汇编而成了《Abloh-isms》的内容,他将 Virgil 称之为破坏者,同时也是一位合作者,他利用社交媒体,向以前被忽视的群体 — 黑人社区和青年们,打开了奢侈品世界的大门。而在《Abloh-isms》中,读者也能够探知到,影响 Virgil 生涯的一次关键时刻,是他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工程和人文课程时期,对艺术史的接触,这促使 Virgil 走上了在更多的文化背景下思考创造力的道路,这不是为了设计而创作,而是将设计与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紧密联系起来。

他视 Kanye West 为一生的兄弟,并称他是这一代最重要的在世艺术家,「我认为他是一代人的导师,在我遇到他之前,我甚至对做创意不感兴趣。」Virgil 曾在与 Knotoryous 的对话中如是说到。而这些语录自然也包含了他在入主 LV 之后,对高级时装的个人思考,「消费者比行业的掌权者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街头服饰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甚至在高级时装中也是如此。」



「时尚必须是新的才重要吗?那种设计方式—从零开始开发一切的方式,来自于另一个时代」


Via 《Abloh-isms》



A Team with No Sport


《A Team with No Sport》 | Via Prestel Publishing

2019 年 6 月,为配合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Virgil Abloh: Figures of Speech》展览,德国艺术书籍出版商 Prestel Publishing 发行了《A Team with No Sport: Virgil Abloh Pyrex Vision Flip Book》一书。展示了 Virgil 所创立的首个品牌 Pyrex Vision 2013 春夏系列,题为 「Youth Always Wins」。124 页的篇幅,100 张图像,记录了 Virgil Abloh 设计师生涯初始阶段的创作面貌。

《A Team with No Sport》内页 | Via Prestel Publishing

彼时身兼 DONDA 创意总监、Kanye 造型顾问以及 RSVP Gallery 精品店联合创始人等多重身份的 Virgil,算是以 Pyrex Vision 涉足了服装设计的领域,而这一品牌,也可以看作是 Virgil Abloh 创立 Off-White™ 前的试水操作。在《Virgil Abloh: Figures of Speech》展览中,Pyrex Vision 2013 春夏系列的单品也有露面,一件印有意大利画家 Caravaggio 画作的连帽衫,与 Virgil 引用超现实主义流派大师 Giorgio de Chirico 画作和现代主义艺术家 Lucio Fontana 创作的单品并置呈现。

Pyrex Vision 2013 春夏系列 | Via Guy Overboard

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成为可能,Virgil Abloh 已在球鞋、街头、时装、艺术等层面,通过自我符号效应的渗透对这一设问做出了肯定的回应。就设计师 / 创意总监这一身份而言,如果我们将此前具备个体符号的设计师归纳为一个个元素或标签,就像是之于 Hedi 和 Raf 的青年视角,之于宫下贵裕和高桥盾的摇滚、朋克音乐,那对 Virgil Abloh 而言,他则将自己的双引号「“”」标识深深嵌入了其中。

这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按照视觉呈现的标准来看,「“”」或许更多出现于 Virgil 的球鞋设计语言),而是更多代表着一种隐喻,被 Jon Caramanica 称为 Tinkerer 修补者的他,引用着、拼贴着分属不同边界的元素,继而捏合为全新的产物。这一个与行业传统观念背离的创作方式,却也从侧面证实着时尚法则于当代的一步步消亡,在更为讲求创意者个体效应的今天,Virgil 的身份影响力已然说明了一切。

他是否为千禧一代的 Karl Lagerfeld?他是否破灭了传统人士关于高级时装的一切想象?这些加之于 Virgil 个人,游走在伪命题和言之凿凿区间的属性标签,在现实的比照下,显得苍白而无意义。Virgil Abloh 一定不是同时代最好的那一位,但他却是最特别的那一位。千禧一代的拜物教领袖,当下最具备个体崇拜效应的创意者。

略显激进一些的说,这一后缀似乎没有之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