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奢侈品的世界里,「创意总监」所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高速运转的头脑,他们主导着品牌最根本的设计方向,只不过当个人固定思维模式在相同环境下待得太久,总是难免老调重弹,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奢侈品巨头总会频繁上演更换创意总监的戏码。

当新任设计师入主,他们会为品牌注入新颖理念,并进一步拓展其特有时尚美学的界线,这种变化与难以捉摸则持续为「时尚」本身添加着令人着迷的特质。于是,在今年 2 月,设计师 Raf Simons 宣布将正式将加入 PRADA 成为新任联合创意总监的消息,瞬间成了业内大事件,令人无比期待 PRADA 第三代掌门人 Miuccia Prada 与 Raf Simons 的强强联手,究竟会为这个品牌带来些什么?

Via PRADA

这对时尚新伙伴在特殊的 2020 年里难免经历一些不可预料的变卦,比如疫情就曾使得 Raf Simons 无法在本应正式任命的 4 月里如期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首个系列的准备时间,而当下欧洲限制大规模聚集的法规也使得本应空前盛大的秀场被迫搬到了荧幕直播的舞台。

在这整整大半年时间里,我们无从揣测 Raf 与 Miuccia 到底经历过怎样的思绪波动,但当所有情绪最终化为真切的那一刻,在 9 月末尾的时装周期间,在初秋时节又飘洒着沥沥小雨的意大利米兰,在整个世界的瞩目之下,Raf Simons 就这样交上了他的首份答卷。



一个特殊的问答环节


Via PRADA

大秀开始前,PRADA 带来了一个小彩蛋,发布一则信息写道:「如果可以向 Miuccia Prada 和 Raf Simons 合作的第一场时装秀提问,您想问他们些什么?」。于是我们看到在线大秀结束后,又增加了一个特殊的问答环节,Raf 与 Miuccia 分坐两边,就这样回答了在线精选问题。

Miuccia Prada 率先分享着自己在今年所经历的感受,包括在居家隔离期间深感科技之于时尚的显著作用,同时亦强调着关注可持续时尚的必要性。「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算一起合作的?」,第一则问题来自于乌克兰基辅的 Vlad Vlasyuk,Raf Simons 娓娓答道:「其实我从未预想到这会发生,我们一直对彼此的设计感兴趣。我们也结识很久了,许多年前正是 Miuccia 和她的丈夫 Bertelli 招募我任职 Jil Sander,直到现在我仍对此万分感激,因为那是我涉及女装领域的最初篇章。此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络,而当询问我是否要加入 PRADA 时,我其实没有太多犹豫。」如 Raf 所言,回溯他早期在 Jil Sander 的经历,这段伙伴式关系的新旅程确实早已存在太多端倪与昭示。

二人作为久负盛名的设计师,在各自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均以独立创意总监的身份工作,而当聚首一处,如何共存,似乎是难以回避的挑战,来自纽约的 Derek 也帮大家问起:「与另一位设计师搭档设计,对你们来说是更容易了还是更艰难了?」Miuccia Prada 说:「搭档设计从好的一面讲在于我们可以共享很多想法,但反之这也意味需要付出更多沟通成本,不过因为疫情,其实我们在这个系列中实际并没有大量时间共同工作,所以这次倒更像是遵循着我们的直觉罢了。」Raf Simons 则认为:「从情感与心理层面而言,对我来说是更容易了,我想当我们都很确信对方是欣赏自己的设计时,我们的决策能力就会增强。」

Via PRADA

随后,名为 Celia Thomson 的网友问到了关于「New(新)」的定义,考虑到近年来 Raf Simons 开始频繁玩起「复刻」,他的回答倒也颇为直截了当:「我认为每个设计师都总想设计出新的东西,但当你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几十年,那么再度更新重置自己之前的工作就变得很重要了。我将『New』纯粹定义为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我认为这是新兴设计师,年轻的新生代们应该为这个领域所带来的东西。」

针对于本季的设计,Miuccia 与 Raf 回答了来自中国上海的 Duscher Tang,以及来自日本京都的 Ruriko 的留言。「之于服饰设计本身,Raf Simons 任下的 Prada 将会做减法还是做加法?」二位设计师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而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他们的一个开始,他们在长久的以后,将会有无数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决定加减、扭转走向。此外,「Uniform(制服)」则是在他们设计过程中被谈论最多的焦点。Raf Simons 解释道:「我不是在说那种字面意义上的制服,像是军装或者警察工装之类的,而是一种隐喻的东西。整场秀的第一个部分都很大程度上与 『Uniform』相关,我们要为 New Prada 打造一种制服,所谓这种制服也传达着相比于季度性服饰更加永恒的概念。



这场秀,为 PRADA 打造「制服」新风貌


Via PRADA

通过上述文字,让我们对二人首度搭档的设计方向有了些初步了解,而最终将目光落于 PRADA 2021 春夏女装大秀的秀场,其空间上试图融合双重性和多元性,以在二分法中找到一种「矛盾的和谐」。换言之,在这个线上时装秀的物理环境中,看似是属于「个人」的私密空间,但在技术表现上则添加了由监视器和摄像机组成的「枝干形吊架」,伴着 PlastikMan 的配乐(原名为 Richie Hawtin,这是 Raf Simons 最喜欢的 DJ 之一),显示屏中切换起了秀场中出现每个模特的名字,要知道,这场秀没有所谓的网红流量,Miuccia 与 Raf 所选择的模特可全部都是新面孔。

Via PRADA

整场大秀最终呈现了 40 个造型,双方初次在表层意义上赋予了「New PRADA」以崭新样貌。而当我们仔细探究细节,却能够在该系列中找到太多二位设计师从个人过往设计之中摘取的精炼,这对于与 Raf 或 Miuccia 的设计相熟已久的簇拥们来说,甚至都有了些「找不同游戏」一般的乐趣。

定义 PRADA「Uniform」| Via PRADA

除了场地布置和配乐,就服饰设计而言,那些黑白为主的色调、加上沉稳的灰色、浅棕色和浅黄色附之无袖短款上衣、长而狭窄的 90 年代直筒裤装或半长裙、西装外套、廓形大衣的搭配,这明显就是前文 Raf Simons 所说的「Uniform」,更让我们可以清晰看到 Raf Simons 给予 PRADA 所带来的新变化。而 Raf 也曾说:「Miuccia 的着装方式就很『Uniform』,这实际上是我很直接的灵感来源。」作为观者,绝对不难想象出,Miuccia 穿着这些 New PRADA「Uniform」的样子。

PRADA 新系列整体而言也映射着 Raf Simons 时期 Jil Sander 2012 的影子 | Via PRADAJil Sander

值得一提的是,Raf Simons 的长期合作伙伴,比利时艺术家 Peter de Potter 为这个系列创作了一些极具艺术性的神秘文字特殊图形印花,它们最终被呈现于多款套头运动衫和衬衫之上,而 Miuccia Prada 的个人色彩亦不难寻觅,比如这一季中很亮眼的连帽衫造型之上的印花,就是采用 PRADA 1996 春夏及 1996 秋冬系列「Ugly Print」的再次利用。

Peter de Potter 的「神秘字体」 | Via PRADA

与 PRADA 1996 系列如出一辙的印花再用 | Via PRADA



更加贴近千禧一代的「New PRADA」


Via PRADA

另一方面而言,随着 PRADA 那最为著名的三角形徽标,以超大尺寸被运用到了随处可见的地步,胸口前、鞋面上,做成印花或者直接将三角 Logo 做成夸张耳饰,当然别忘了还有手袋上,毕竟这可是 PRADA 最抢手的产品之一。总之,我毫不怀疑这会是一个挺「好卖」的系列,

全新胸口三角 Logo 的设计细看有着精致的工艺 | Via PRADA

除了连帽衫这类具有街头属性相对迎合年轻受众的款式外,我们也能在鞋履设计上见到二位设计师为「照顾」千禧一代所作出的变化,当 Raf 与 Miuccia 为那些尖头露趾的猫跟鞋添加上了三角 Logo 的「鞋舌」装饰时,第一眼看上去便有了些新锐鞋履设计师 Ancuta Sarca 将 Nike 与高跟鞋融合那种标志性设计的意思,而 PRADA 的设计,显然入时且优雅。

Via PRADA

Ancuta Sarca 鞋履 | Via Ancuta Sarca

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中,本季或许确实尊崇着 Miuccia Prada 所说:服装最终需要与他人产生共鸣,只有越接近现实,工作才会越有意义。当然,对于那些长久期待 Miuccia Prada 与 Raf Simons 会为品牌带来什么破天荒突破与惊艳首秀的受众来说,这一切实在略显乏味,一场秀看下来似乎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些什么之感。但要明确的是,当大众期待着一些更浪漫、更具情感,更令人动容的成果时,在完成任何宏伟巨制之前,最需要做的恰恰是先把框架绘制完好,毕竟对于拥有终身合约的 Raf Simons 来说,这算是开了个好头,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Via PRADA

Raf Simons 在今年 2 月份的联合发布会上曾说:「当下令许多创意人士感到不安,觉得时尚行业正在成为一个排斥创意人士的存在,而我们相信,我们的合作可以对这一方面重新定义。」我想我们无需质疑 Miuccia Prada 与 Raf Simons 渴望重申高级时装创造力至上的理想。随着我们进入 2020 年,在这崭新的十年,所有人也都会理解创造力和实用主义必须保持平衡的信条,至少应该承认,它们本身并不是必然矛盾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New PRADA」的首秀是一个很必要的基础,而它在理想与实际中间,所平衡协调所产生的「个性」,或许正是属于它的那份「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