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时装界已诉尽你想说的事」
「没有」
2019 年 11 月 8 日,纽约曼哈顿下城一年一度的纪录片电影节上,名为《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的作品在此完成了首映,当 90 分钟的内容进入到尾声之际,导演 Reiner Holzemer 与设计师 Martin Margiela 进行了上述简短的对话。在这之后,荧幕转暗,纪录片于此时戛然而止。
而今,时间已逾半载,这部被业界上下翘首以盼的作品终于迎来了最新的消息,纪录片发行方英国 Dogwoof 影视公司将在 4 月 10 日通过点播平台对其进行正式发布。2017 年曾执导过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 Dries Van Noten 纪录片的导演 Reiner Holzemer 再度披挂上阵,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直观的呈现 Martin Margiela 的伟大生涯。
《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官方预告片 | Via YouTube @ Dogwoof
一部设计师本人亲自参与创作,并以自述形式讲解作品的 Margiela 纪录片,足可称得上前所未有。而当我们再一次的聊起他,聊起这位略带神秘色彩,却又在某种意义上被奉为神祇的比利时设计师,那些仍然历历在目的时代记忆,那些或已久远的斑驳影像,再一次的袭上心头,仿若裹挟着滔天巨浪的声势,冲击着人们百转千回的情绪。《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 纪录片及其诞生始末,将引领我们进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真实的,无他者的 Margiela 世界。
MARGIELA / GALLIERA,1989-2009
此次纪录片的内容,可以看作是 2018 年 PALAIS GALLIERA 博物馆《MARGIELA / GALLIERA,1989-2009》展览的影视化延续,时间线从 1989 春夏系列品牌的首秀至 2009 春夏系列 Margiela 的告别。二十年跨度,四十一季秀场,上百件服饰,巴黎的这场展览以堪称恢弘的体量,近乎完整性的回顾了 Margiela 的创作生涯。在目前还无法看到纪录片的全貌前,《MARGIELA / GALLIERA,1989-2009》可以成为其中牵引的线索,帮助我们勾连起那一段段令人神往的过去。
《MARGIELA / GALLIERA,1989-2009》| Via Sortiraparis
时间转回到 2016 年,时任博物馆策展人的 Olivier Saillard 向即将接手的 Alexandre Samson 透露想举办一场有关当代设计师的展览,后者不假思索的说出了 Martin Margiela 的名字。其实早在 Margiela 第二个系列后,这间巴黎时尚博物馆即开始持续购入他的作品,到 2016 年时已拥有了 400 余件。如此这般,两人一拍即合,一场关于 Martin Margiela 的生涯回顾展览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Via Material Magazine
作为此次展览策展人的 Alexandre Samson 在之后回忆道,他当时并不确定 Margiela 本人是否会同意加入。在发出的邀约中,Samson 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展览的主题意向,并邀请 Margiela 担任艺术总监。用 Samson 自己的话说,Margiela 的回复令他感到惊讶,「好的,我会做」,一如往常的少言寡语,却意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从 2016 年开始着手准备到 2018 年正式对外亮相,整整两年的时间,博物馆从海量的收藏入手,逐步深入到陈列方式、建筑风格、装置艺术等多个方面,而 Margiela 则向 Samson 亲自解释了他所有的系列、服饰及其灵感,「他花了不可思议的时间分享一切」。当我读到 Samson 在 18 年一次采访中说出的这句话时,突然觉得被无数光环加持的 Margiela 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在二十年的设计生涯里,所有围绕他个人层面的事宜,神秘感自始至终都是一大标签。而在宣布引退后,这层神秘着实又加重了几分。然而只要回归到设计层面,Margiela 仍然像是一位虔诚的新人,向来严肃和沉默的他会毫无倦怠的阐释着自己多年前的所思所想,一股专注感中流露出的可爱,在不苟言笑的 Margiela 身上却体现的恰如其分。
Via Even Magazin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9 秋冬羽绒被(左)/ 1992 春夏旧围巾彩绘服 | Via Marina Faust for Spike Art Magazin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0 春夏 Oversize Collectin 1(左)/ 1989 秋冬陶瓷片与铁丝制马甲 | Via Marina Faust for Spike Art Magazin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1 年 涂鸦 Tabi(左)/ 1989 秋冬毛衣 | Via Marina Faust for Spike Art Magazine
也正是在此次展览的筹备期间,德国导演 Reiner Holzemer 萌生了拍摄 Margiela 纪录片的想法。2017 年,他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参观了《Margiela,les années Hermès》的展览,这里陈列着设计师 1997 至 2003 年之间担任 Hermès 创意总监时的作品。而当 Reiner 读到 Margiela 曾说过的那句「我想要大家看到设计会想起我的名字,而不是我的脸」时,他开始理解了品牌秀场上模特蒙脸的做法,并对进一步了解 Margiela 本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身边的很多人却在这时给导演泼了冷水,「做梦吧,因为你永远没有机会见到他或跟他说话」,可见 Margiela 的神秘人设有多么的根深蒂固。
《Margiela,les années Hermès》2017 | Via Luc Boegly for Agnès Dahan Studio
但导演还是决定去试试运气,他与合作伙伴 Aminata Sambe 联系到了几位与 Margiela 颇有交集的人,他们首先找到了促成 2018 年巴黎展览的 Olivier Saillad,他将导演的联系方式给到了设计师,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其后,一位 Margiela 生涯早期的模特在看过 Dries Van Noten 纪录片后,被其中散发的敏感与细腻所打动,于是她写信给 Margiela 引荐了导演。而除却这些因素外,Reiner 认为运气在其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Margiela 在与 Reiner 见面前,一直认为导演是要拍一部有关巴黎展览的电影,在离开品牌 10 年之后,他希望在现场陈列出的一百余件作品也能够以影像的方式留存,这是 Margiela 同意面谈的最大原因。2018 年 1 月,Reiner 与设计师首次碰面,Margiela 询问他是否拍过有关于展览的电影,而导演则直截了当表明了意愿,「我想做的更多是关于您个人的纪录片」。
Dries Van Noten 纪录片《DRIES》| Via IMDb
导演 Reiner Holzemer | Via The Face
就这样,在还算顺利的前提下,Margiela 同意加入,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不能拍摄脸部),体现出设计师本人在纪录片中的参与感。在这部时长为 90 分钟的作品里,Margiela 全程以自述的方式讲解着他手中一件件作品的诞生由来,而敲定这一形式却着实有着不小的波折。
起初,Margiela 并不希望以自述的形式进行,在这样的状态下他甚至讲不出任何东西,因为他不喜欢自己的声音。导演组花了一些时间来说服他,Reiner 与 Margiela 商议,如果最终呈现的效果不是设计师想要的,他会找到另一种选择。「我希望他感觉到舒适」,Reiner Holzemer 曾如此表露过。在他之前,有不少的导演想要完成一部关于 Martin Margiela 个人的纪录片,但悉数无疾而终。去年 11 月,伦敦 The Face 杂志在专访中询问 Reiner 是如何做到这件事的,导演回答道:「我们应该去问问 Martin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Via The New York Times
不得不说,Reiner Holzemer 和 Martin Margiela 都是幸运的,二者就像在一个适宜的契机下恰巧遇到了彼此,并合力填补了当代时装编年史中的一处巨大空白。Margiela 尝试性的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他的入口,好似笼罩多时的层层迷雾下那射入的一缕光线,而这一切在 Reiner 丝丝入扣的细腻中变得愈发清晰明朗。1 月那次会面后的第四天,两人进入到 PALAIS GALLIERA 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开始拍摄,大多数的时间里,这里除了 Margiela 与 Reiner 两人,只有设计师选中的服饰以及摄影器材。异常静谧的环境,对 Margiela 来说至关重要,也正是在这片地下空间,世界得以跟随着他的叙述,缓缓步入到 Martin Margiela 未曾表露过的内心世界。
2018 年 3 月 3 日,《MARGIELA / GALLIERA,1989-2009》展览于巴黎十六区的 PALAIS GALLIERA 博物馆揭开面纱,Margiela 从展出的 110 件作品(也有资料显示 130 件)里,亲自挑选出 90 件,并最终将这一数字确定为 70,呈现于纪录片的解读中。1989 秋冬红酒软木塞做成的配饰,1994 秋冬芭比娃娃系列,1997 春夏/秋冬 Stockman 系列……直至 2009 春夏的最后一舞。
我们好像从未离他如此之近。
Via Barbie and Ken for Pinterest
1994 秋冬芭比娃娃系列 | Via AG Nauta couture
1997 春夏系列 | Via Condé Nast Archive
1997 秋冬系列 | Via One of a Kind Archive
He won’t work as a fashion designer anymore in his life—probably
去年 11 月 8 日纪录片的首映礼上,Margiela 与导演简短的一问一答使业界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在时装层面仍未诉尽所想的 Margiela 真的有可能回归吗?而这一答案在首映结束之后似乎就已破灭,导演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Margiela 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从事时装设计了。即使如此,人们在听到那句否定的回答时仍然会淡然一笑,包裹着未知的欣喜与已知的遗憾。Martin Margiela 并没有将他的思想倾囊相授以世界,但遗憾的是,我们可能再也无法见到了。
Via The Face
这世上最叫人失望的欢喜,是空欢喜。然而十全十美本就不是人生的常态,完满有时只存在于美好的臆想中,那些未曾填补的遗憾,也许正是人们不断怀念、不断提及他的理由吧。
远离时装设计的 Margiela 如今投身到了绘画和雕塑的创作中,没有季度性的压力,没有外界的纷扰。他会通过杂志、书籍以及网络了解些许行业的现状,对设计师用来致敬他的所有作品感到生气,而同时也对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有着乐观的看法。在充斥着商业气息的环境中,新一代的视角与选择给予了 Margiela 积极的感觉。当然,他并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名字。
2019 年 ANDAM 大奖三十周年之际,设计师接受了创始人 Nathalie Dufour 的邀请,成为了评委会的一员,而他则是 ANDAM 首届的优胜设计师。总的来说,远离时装十余年的 Margiela 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我们还是会时不时的听到他的消息,或是作为赛事的评委给予意见,或是作为纪录片的主角娓娓道来。而在另一层面,他的思想与观念借助着后人之手于当代隐秘流转,如同笼罩在 Margiela 周身的层层迷雾,时至今日仍未见消散,但我们已经不确定这究竟是喜是悲了。
Via Mille World
Via Mask Magazine
在《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纪录片 70 件作品的自述之外,Margiela 意外的分享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他与家人的联系,以及他选择以神秘示人的理由。很多年以来,有不少的声音认为这背后可能是一种独特的营销策略,而在纪录片中,Margiela 会亲自阐述其中真正的想法。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90 分钟的时间里,或许你对 Martin Margiela 会有着全然不同的认识,在那之后,你也可以返回到这篇专题,和我们聊聊你的看法。
二十年的创作生涯,这位生着一张方脸,高额头,宽下巴,神情肃穆的比利时设计师,犹如位列仙班一样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解构、先锋等诸如此类的标签在无数次的引用后显得陈词滥调。比起上述的定义,我更愿意将 Margiela 称为纯粹的时装设计师,不为打破什么,不为创造什么,更不为影响什么,一切只关乎于设计二字;比起秀场的演绎,Margiela 更愿意将服饰放置在假人模特上,静静的展示。那些用剪刀、胶带、破布乃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凡之物打造的系列,使包括你我在内的普通人理解了究竟何为设计。
他不需要被定义,他也无法被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