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对不少人来说很是特别的 90 年代末,日本的年轻人迎来了本土街头品牌的诞生与爆发,里原宿品牌主理人们曾不断通过与海外艺术家的联名企划,将 “街头艺术” 带给品牌追随者。他们首次接触到了像是 KAWS,FUTURA 还有 STASH 这些在当年初见锋芒、如今已辐射全球的 “顶流” 艺术家。

 

90 年代末,NIGO® 、街头艺术家与里原宿

(图片来源:Instagram@Virgil Abloh)

将东京涩谷区内被称为 “里原宿” 的区域视为日本潮流文化的发源地并不为过,毕竟这里诞生了太多对潮流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品牌及设计师。如要一一赘述这些品牌及主理人间的精彩故事,定是可以足足写上一本书的厚度,但如若要探究起街头艺术与里原宿文化的交叉点,需要最先聚焦的人物,一定是 NIGO®。

对于 90 年代末几位曾经前往日本发展的美国街头艺术家来讲,NIGO® 在这段期间可谓是充当着伯乐的角色。在一个主流文化尚未拥抱街头文化的年代,NIGO® 将自己对于地下文化的痴迷、收藏家的品味等等通过与多位涂鸦艺术家的合作得以展现,在自己的品牌社区建立起了一个“街头艺术领域“。

“我的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你要在日本浪费掉那么多精力,那只是一个赚快钱的地方。但当我到那之后,我发现自己遇到年纪相仿的人都跟我朋友口里形容的日本截然不同。他们非常努力,而且饶富创造力。”在 KAWS 口中的这些日本人里,NIGO® 便是其中之一,“NIGO® 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者”。

Brian Donnelly,也就是现在被广为熟知的 KAWS,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作为涂鸦艺术家活跃于纽约街头。1997 年他前往日本,在这趟旅途中通过朋友介绍前往了 NIGO® 的工作室,把一本满是自己作品的画册送给了这位主理人。

KAWS 早期的巴士站作品(图片来源:Google)

NIGO® 后来接受采访时曾说到:“画册里有一张巴士站海报作品的照片。KAWS 向我说起了自己是如何在天黑时悄悄将原始海报拿出来,在一夜之间完成设计工作,并在早上将其放回原位的制作过程。这实在太有趣了,我想那个瞬间可能就是我们会开始合作的原因。”

90 年代末 KAWS 渐渐活跃在日本(图片来源:Google)

KAWS 开始制作大型油画的原因,也是受委托于 NIGO® ,Kimpsons 系列就是其中的例子。“我看到了 NIGO® 有收藏玩具的喜好,因此我也模仿了玩具包装做了一些油画的包装设计,在那之前我只是在广告牌上创作。然后他给了我一些佣金,让我帮他绘画一些更加大型的画,我就在那时开始创造尺寸更大的画作。NIGO®  在东京家里的画基本上都是我画的。”

在里原宿黄金年代活跃的艺术家名单里面,KAWS 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除了他,还有另外两位不能忽略的重磅人物 FUTURASTASH

由 FUTURA、STASH、GERB 组成的服装厂牌 GFS ,以 Bootleg 为主导印花(图片来源:MILKCRATE)

纵观 90 年代,西海岸已经有了 Stüssy 这样的街头服饰品牌,以及相当浓厚的冲浪、滑板文化。另一边厢在东海岸方面,在逐渐活跃的 Hip-Hop 环境底下,涂鸦作为 Hip-Hop 的元素以及街头艺术的一种形式也逐渐发展得越来越蓬勃。纽约方面,就走出了像 FUTURA 和 STASH 这样的街头涂鸦艺术家,在 90 年代初,他们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服装厂牌 GFS 。

NIGO® 、STASH 以及 FUTURA(图片来源:Google)

和 KAWS 差不多,他们同样在 90 年代末期来到日本,通过音乐厂牌 Mo’Wax 主理人James Lavelle  的引荐下与 NIGO® 结识。1997 年 NIGO® 个人专辑《Ape Sounds》 还没面世的时候,他就已经找到 FUTURA 为他们(高木完等人)即将发行的 《APE VS MO’WAX》混合专辑做了封面设计,并将图案做成了贴纸。

日本杂志当年对 BSF 对报道,B 代表 Bleu、S 代表 STASH、F 代表 FUTURA (图片来源:Google)

NIGO® 不但邀请 FUTURA 、 STASH 和 A BATHING APE® 推出联名系列,其实鲜为人知的是,NIGO® 也曾协助过两位艺术家在东京开设过两家隐蔽的店铺(TECHNIQUE 和 CONCEPT)。当时主要是贩售像 SUBWARE 、BSF 以及 PROJECT DRAGON 几个由 FUTURA 和 STASH 打理的服饰厂牌以及项目,卖卖各种印花 T-Shirt 。不久之后,A BATHING APE® 就和他们推出了深受欢迎的 Spray Can T-Shirt 。

(图片来源:stylisticsjapan)

“我从来没想过(把 T-Shirt 塞进喷灌),但 NIGO® 想出来了,他并不是来自于(涂鸦)这种文化,但他就是想出来了,这本来应该是我该做的事。” FUTURA 这样回忆起 90 年代末时 NIGO® 提出的合作。

1998 年 Mo’Wax 和 FUTURA 打造的玩偶,也是 Point Man 的第一款玩偶(图片来源:Google)

一切都发展得相当之快,除了服饰以外,在 90 年后期以艺术家个人风格、作品为出发点的各种合作形式开始涌现,包括刚刚说到的唱片封套设计,另一个更为特别的就是立体的玩偶设计,让本来手握喷灌的涂鸦艺术家从另一种维度发挥他们的艺术创作,这也开始让 FUTURA 最标志性的 Point Man 跳出原来的二维界限,实实在在地以立体物件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巧合的是,KAWS 也在 90 年代末开始在日本涉及玩偶设计,后面更有了各种大小的雕塑作品。因此在某程度上来讲,由于处在里原宿文化的上升阶段,几位艺术家们来到日本之后的发展,其实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往后很多合作项目的契机点,其中便包括了服饰厂牌以及诸如 Nike 这样的运动巨头抛来的橄榄枝。

NIGO® 虽然不是艺术家,但 NIGO® 的启发性却让其他人踏入了新的领域,让艺术在整个里原宿的黄金年代里成为不可忽略的一环以外,也为街头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创作上的想法、合作渠道和曝光机会,不再是单纯地在墙面上涂鸦和印制 T-Shirt 。虽然业界内并没有 “潮流艺术” 一词,但从意义上来讲,当年在里原宿发生的这一切,真的很接近这样的定义了。

事实上,对于这些与里原宿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艺术家们来说,艺术的界限似乎并不存在。近些年里,这种观点的先锋性也在不断被印证。艺术、街头甚至主流时尚领域之间的距离被不断缩小,人们开始排队去购买艺术画作与雕塑、联名服饰及限量玩具。或许也与几十年前里原宿文化中所创造的那一套体系不无关系。

里原宿品牌曾深远影响着一些街头艺术家的发展,街头文化之于里原宿实则亦然。互相的作用力下,两者都对当今的街头艺术、时尚甚至是流行文化产生着影响。

 

21 世纪初,里原宿与当代日本插画师

近年来,主流艺术家们的跨界合作趋势持续火热,然而在艺术的大领域内,另一个趋势的显现则基于社交媒体的兴盛。当 Instagram 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社区时,越来越多艺术爱好者们开始通过浏览艺术家的 Instagram 帐号捕捉创意作品,甚至通过在线收藏来制定自己的 Mood Board。社交媒体的高度发达让各种创意在线上不断爆发、曝光、流通与衰落,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大起大落的节奏,但 “Artist + Instagram” 的模式似乎也有产生一定的正面效果,让 ”Instagram Artist” 这一称呼应运而生。

今天,NOWRE 便要介绍一位这样的艺术家 – ylem graph。当你在 Instagram 上搜索ylem_graph 时,很难不被他的作品所吸引,并驻足多看上几眼。

ylem graph 的作品(图片来源:Instagram@ylem_graph)

Ylem 的作品大都以肖像画为主,其中的人物对象则大多是音乐、时尚、街头潮流领域的 icon,其中便包括了上述的里原宿黄金年代的各种名人前辈。特别的笔触与抽象的画风极为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创作手法相当特别,基于一个 APP – 手机备忘录,很多作品的生成都需要经过 iPhone 里这个最为基础的应用程式。

ylem graph 的作品(图片来源:Instagram@ylem_graph)

今次,我们也特别邀请来 ylem graph 参与访问,与这位日本画师聊一聊自己的创作之余,以及在二十年前,作为曾深受里原宿文化影响的一名普通日本年轻人,对于里原宿黄金年代的印象,以及当代日本大众对于街头艺术的看法。

 

ylem graph

画师、Instagram 艺术家

 

「 在绘画时我会尽量让它们看起来很粗糙,这是我作品的一个明显特点 」

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下你自己吧?

 

大家可以叫我 ylem graph,画画是我的爱好,白天的我是一名上班族。我对于音乐、电影和时尚都很热衷,所以我绘画的作品也大都与此相关。

你的作品都是用 iPhone 手机备忘录绘画的,看起来并不是传统的,可以解释一下你的艺术理念吗?

是的,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 iPhone 手机备忘录功能以及一些手机绘画 APP 绘制的。事实上,我会选择用 iPhone 备忘录来作为主要工具的原因是因为只要有 iPhone 和触控笔,我就可以随时随地画画。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轻松便捷的进行绘画这个感觉真的很棒。

我的作品的共通理念是将绘画对象的特征融入进作品,使它们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我绘画的肖像作品则大都看起来是 “粗略” 和非现实的风格。我想我不太会去绘画那种精细、细腻的线条,在绘画时我会尽量让它们看起来很粗糙,这是我作品的一个明显特点。

通过浏览你的 Instagram,我发现你早期的风格似乎与现在并不相同?

是的,虽然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 iPhone 手机备忘录功能绘制的,但也不是全部。比如我的 “Patagonia” 致敬主题的作品就是使用绘图 APP 以及触控笔手绘的。

如果使用 iPhone Memo 进行创作,可以选择的笔触似乎很少,你认为这会对作品有所限制吗?

确实如此,只使用 iPhone 备忘录的话可以选择的笔触是很有限的,所以,我才会选择继续使用一些手机上的绘图 APP 来扩展表现范围。最近我的很多作品都后续使用了这类绘画 APP。

 

「 在绘画时我会尽量让它们看起来很粗糙,这是我作品的一个明显特点 」

ylem graph 作品《NIGO®》

为什么会对很多时尚领域、街头艺术领域以及音乐领域的人物感兴趣而绘画他们的肖像?通常你选择绘画肖像的人物标准是什么?

主要是因为我个人对于时尚、潮流、电影和音乐方面的热爱,所以我选择运用我的绘画技术来向那些领域的人作出致敬,通常我会选择那些我喜爱的并认为很酷的人来进行绘画。

你的肖像画作品里有很多 90 – 00 年代的里原宿 icon,那么你本人对于里原宿的黄金时期又何印象呢?

大约是在 20 年前爆发了里原宿品牌热潮。当时的我还是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我记得那会儿我通过兼职工作所赚到的钱几乎都用来买这些品牌的衣服了。我当时并不住在东京,但我每年都会多次去往东京购买那些最受欢迎的品牌。

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去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只需要轻轻点击一下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而当年大部分时尚信息都是要通过杂志收集到的。但那会儿的消费者对于时尚却拥有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那些里原宿品牌的主理人们也非常热衷于去创造出很酷的东西。

总之,我对当年里原宿潮流最深的印象就是人们对于热门限量单品的狂热。在当时到处都能看到那些品牌,它们真的非常流行。或许可以类比现在人们对于收藏 Nike 限量球鞋、KAWS 的艺术品和 Supreme 商品的狂热,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感觉上又与现在的这种热潮有些许不同,可能当年少了一些商业推动,反而更自然而然一些吧。

同作为艺术家,你有受过里原宿文化的什么影响吗?

当然,我想我自己曾深深受到过这种文化的影响,我认为在我的作品中就能很明显的反映出来。

ylem graph 作品《FUTURA》

你觉得里原宿甚至是日本的街头艺术,是从 90 年代才进入兴起阶段的吗?还是说那阵子只是街头艺术步入流行文化的阶段,其实街头艺术在日本早已存在?

我认为街头艺术在日本很可能已存在了很长的时间,是要早于 90 年代。只是大众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了解到这种艺术形式。我想正是里原宿品牌这种结合了街头艺术和时尚潮流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种艺术。至少我最初就是从时尚中接触到了街头艺术的。

普遍认为,是 NIGO® 将 KAWS、FUTURA、STASH 这类街头艺术家带入原宿,并使得他们在日本甚至亚洲地区获得更进一步的成功。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我同意这个观点,毕竟那时普通日本受众几乎没有渠道去认识国外的街头艺术家,所以当人们看到了 NIGO® 所合作的那些作品时,大家便产生了 “这个图案太酷了,是谁画的?” 这种好奇。我还能很清楚的记起当我在杂志封面上看到 NIGO® 设计的那些联名单品时候的心情。

 

现今原宿区域仍有很多画廊,以及在公共区域的街头艺术,似乎在日本的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在你看来如今街头艺术在日本发展得如何?

 

日本的各类品牌与街头艺术领域合作,在近年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的流行文化。我认为现在的街头艺术在日本已经从亚文化中走至了灯火通明的主流范畴,甚至能够以高价进行交易了。

ylem graph 作品《STASH》

对比二十多年前在街头、画廊被人认知的艺术家们,当下的艺术家在创作方式上变得更加多元,社交网络平台也提供了更便捷的宣传曝光渠道。但这从这或许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好的作品太容易被淹没了…

显然现在很容易就能将艺术作品发布出去,被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了。我非常同意现在的艺术家们可以使用 SNS 作为一项曝光和宣传工具,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

你所说的好作品可能会被埋没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我个人同时也是受众中的一员,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认为我在网路平台上遇到好作品的几率仍然增大了许多。所以无论怎样,社交网路的应用仍然是件好事。

今年在香港苏富比(Sotheby’s)举办的 “NIGOLDENEYE® Vol. 1” 拍卖会上,KAWS 作品《THE KAWS ALBUM》以 1.16 亿港币成交,对于街头艺术作品能在拍卖行里卖到一亿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我想是买方市场决定了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如果有人愿意以 1 亿甚至 10 亿去购买一件艺术品那么也都是个人意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同时,我想相对于说是一位街头艺术家,KAWS 已经更像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了吧。

ylem graph 作品《KAWS》

 

当几十年前的这些街头艺术家刚在亚文化领域中展露头脚时,大众还很难理解并欣赏他们工作的价值,而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后见之明,不得不说正是得益于像 NIGO® 这样的人率先架起的桥梁,才使得像 FUTURA,STASH 和 KAWS 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不必须先获得传统艺术机构的肯定而率先被更广泛的人们所喜爱。

ylem graph 作品《藤原浩》

如果说当年的里原宿曾为 “局外文化” 的街头艺术提供了传统体系外的展示空间,当今的社交媒体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在展示渠道更为多元的当下,或许也有理由相信,更多像 ylem graph 一样值得被关注的新锐人物和跨越文化体系的别样声音能够不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