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 Martin Margiela 是时尚界中扑朔迷离的一团迷雾,熟悉的朋友应该清楚,这位半匿名的设计师甚少接受公开采访,就算是网上流传的肖像也仅限于是当年的一些珍贵图片…在离开了同名品牌后就更显得销声匿迹了,与如今盛行自我营销、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可谓是截然相反的行为。
当持久笼罩于 Martin 身上那难以捉摸的气质成为 Maison Margiela 品牌的文化背景,这勾起了大众探索一切与之相关消息的胃口。即使我们深知这位设计师的本意总是希望让作品为自己说话。
(图片来源:《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
不久之前,一部被翘首以盼许久,关于 Martin 的纪录片披露出了最新细节。这部曾叫做《Without Compromise》的纪录片被更名为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宣称已完成后期工作,预示着我们有望在今年看到它的上映。而之所以未播先火,诚然是因由执导过时尚影片《Dries》的导演 Reiner Holzemer 掌镜的缘故,更重要的是,Martin Margiela 本人有参与其中。他将以何种方式参与进来仍不得而知,或是自述以声音出镜?会否愿意显露真容?一切谜底似乎唯有在成片中揭晓了。
事实上,因为这位设计师的 “遥不可及”,像《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这样的影片便成了外界用以窥探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幕后故事的绝佳甚至是唯一方式。这亦是近年来与 Martin 相关的纪录片、影展、艺术展览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所幸通过这些值得去细细品味的作品,让我们终得以对这位传奇设计师有了一丝瞥见。
Jean Paul Gaultier:我不是他的老师,他并不需要其他人再去教他什么了
《The Artist Is Absent》
要如何为一个从不露面的人制作一部传记影片?YOOX 集团所策划的《The Artist Is Absent》交出了一张完美答卷。这是一部不足 12 分钟时长的短片,通过 Martin Margiela 协助撰写的受访者名单,制作团队去采访了几位 Martin 所尊敬同时也足够了解 Martin 的人,像是 《VOGUE》 的编辑 Suzy Menkes、时尚史学家 Olivier Saillard,同为比利时设计师的 Raf Simons,甚至还有 Martin 的 “前老板” Jean Paul Gaultier。
(图片来源:Jean-Claude)
短片以 1989 年秋天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那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时装秀开场。毋庸置疑,是这个时装屋最经典的时刻之一。
在巴黎郊外北非贫民区的一个废弃拆迁场地内,以毫不修饰的土地作为 T 台,满布涂鸦的墙壁以及破碎的瓦砾作为装饰,这里便是 Martin 展示他第一场秀的舞台,一个被描述为第三世界般的环境。
除了时尚从业人员以外,狭窄的秀场过道上也有非洲裔、印度裔等不同种族肤色的居民以及他们的孩子,他们与时装编辑、媒体和买手们一道被 Martin 邀请前来看秀。这个秀场也没有座位安排,先来的人坐在前面,后来的人就站在后面,无论你是谁。
邀请函(图片来源:Google)
同时很难以想象的是,秀场上那些穿着打扮相当得体的 “城市人”,实际上是被一张纸皮邀请过来的,而这张纸皮(邀请函)的作者并不是 Martin ,而是经常在这个废弃场内玩耍的那些贫民区孩子们…
“不太走运” 的 Raf Simons 曾回忆说: “Martin 的那场秀是我有生以来参加的第一场时装秀。我本以为会是豪华的大制作,到了现场才发现连地板都没有,就是个堆满垃圾的后院。”
(图片来源:《The Gentlewoman》)
如 Suzy Menkes 在短片中所提及的,这场秀在那个年代显得很 “不合时宜”。相比同时代大部分时装屋所打造的纸醉金迷,Martin 的时装秀不仅解构了衣服,此外更像是直截了当地撕碎了时尚系统中所心照不宣的规则。“我并不需要时装设计师来给我上课”、“没人喜欢那幅悲惨主义的景象”,Martin 的 “叛逆” 曾被当时的时尚评论家们口诛笔伐。
(图片来源:《The Gentlewoman》)
在那一天,模特们穿着白色、裸色、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半成品”, 走着跌跌撞撞、一点都不 “专业” 的步伐。当穿着时装屋白大褂的幕后人员在谢幕时将口袋中的纸条抛向天空,伴着孩子们把秀场当做游乐园般肆意的奔跑,这就注定要成为时尚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Martin Margiela、The Antwerp Six(安特卫普六君子),还有 Raf Simons 之间有着些奇妙的缘分。这些比利时人的关系在短片中亦被短暂提及。1989 年那会儿,年轻的 Simons 还没大学毕业,主修工业设计的他,在 The Antwerp Six 之一的 Walter Van Beirendonck 那里实习,也是这份机缘让他得以观看到这场秀。
Raf Simons 曾直言:“整场秀的一切深深打动了我,谢幕的时候我甚至哭了出来。我当时感觉很尴尬,哪有人看秀会哭呢?但我又看了看四周,发现有一半观众都在哭。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总觉得时装多少是有点肤浅的东西。但那一天改变了我所有的想法。我走出秀场,心里想着这就是我要做的事。这场秀,是我选择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的原因。” 在随后的岁月里,曾屡次接受媒体采访的 Raf Simons 也偶尔提起过这个改变他命运的时刻。
(图片来源:《The Artist Is Absent》)
Olivier Saillard 也认为这场秀在业界实则获得了极大的赞赏,影片中的时尚学者说:“Martin 创造了前瞻的视野,并专注于对整个时尚系统进行颠覆”。相比大部分历时愈久的巴黎时装屋, Martin 从不为了打造 “漂亮” 而设计衣服,他创造了一种在当代被视为更接近 “时尚” 的审美。Martin 的美学或许亦可归类于 80 年代初期在西方时尚市场空降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他们都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挑战。Martin 的前卫甚至让整个经典美学显得有些许的 “落后”,也让这个世界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在更加大众的范围内接受了他的创造。
从羽绒被外套到手绘太阳镜,再到 “强迫你关注衣服” 的丝绸面罩, Martin Margiela 设计生涯中的高光作品和最疯狂的时刻在《The Artist Is Absent》中被一一浓缩展现。没有突出这位艺术家的面孔,却彰显了他的审美及想象力。纯粹地关注作品,这正是 Martin 想要的方式。
《We Margiela》
(图片来源:《We Margiela》)
近年的另一部 Margiela 长篇纪录片《We Margiela》也在 2017 年非公开上映。如果有看过的话,不难察觉影片中所有访谈都在一个广角镜框架内完成,没有特写,甚至没有剪掉调整灯光道具的幕后画面。这一切旨在呼应 Martin 那 “未完成” 式的风格,导演同样坚信纪录片应着眼纪录现实,而非动人心弦。这部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的影片着实有点平淡,甚至略微枯燥,但却也是首度细致的向大众呈现了这个神秘时装屋不为人知的面貌。
“Somebody like Martin needed somebody like Jenny” 整部纪录片的第一句话预示着这不单是 Martin 一个人的故事。Jenny Meirens,是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品牌的联合创始人。从 1988 年创立开始,Martin 便负责设计,而 Jenny…则负责除了设计以外的一切。她与 Martin 最初的邂逅一见如故,二人就时尚话题能不停地聊上几个小时,也因此发现了彼此所拥有的共同信仰。Jenny 说:“对我而言,Martin 是一位艺术家。”
(图片来源:《We Margiela》)
除了这位联合创始人,试装模特、服装工艺师、织品厂合伙人、新闻写手,每个从上世纪末开始参与 MAISON MARTIN MARGIELA “设计公社” 的人们作为了 We 的整体,一起讲述着对 Martin 的回忆,关于这个神秘时装屋的起源与结束,还有他们与 Martin 互相成就的故事。
穿着标志性白色实验室制服的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团体(图片来源:《We Margiela》)
从安特卫普到神圣巴黎,这群创意人士不断在 MAISON MARTIN MARGIELA 聚集,他们为自己能够成为 “特别” 的一部分感而到自豪。当然 Martin Margiela 是整个团体的中心。大家的记忆中的 Martin 是一个英俊、高瘦体型并且总喜欢戴着帽子的年轻人。他和平时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人截然不同,因为他总是充满想法。而作为创意者他很是腼腆内向、甚至是有点 “封闭”,他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独处,是个完全不擅长社交的人。
实际上 Martin 对商业运营是一窍不通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十分需要 Jenny 的原因。于此同时,这位设计师和媒体则是矛盾般的存在,他不喜欢被媒体窥探生活,他厌恶 90 年代崛起的名人文化, 也丝毫不想搅进与明星名模相关的新闻。终于有一次,他对 Jenny 说:“我再也不会接受任何采访了”。Jenny 赞同了他的做法,Martin 也获得了他想要的自由。
(图片来源:《We Margiela》)
于是在这个时装屋,除非受到邀请没人能去后台见到 Martin。也没人能未经他的同意给他拍照。在一个以名人崇拜为主导的时尚时代,这个拒绝进入聚光灯的设计师成了时尚界的异类。
但让大多数人甚至 Martin 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是,几十年后这种匿名性被演变成了品牌神秘基因的一部分。人们赞颂这个品牌的独特,也忽视了他们曾经历过的种种困难。
进入千禧年后的 MAISON MARTIN MARGIELA 走进了巨大变革的涟漪中。先锋的设计并没有为这个团队带来相匹配的物质回报。财务问题久久不见起色,Martin 的固执与坚持让 Jenny 感到疲惫。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与 Martin 矛盾不断加深终至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也最终掀开了原始阵容陆续崩解的一幕。Jenny 在 2002 年将公司卖给了 DIESEL 的创始人 Renzo Rosso,而 Martin 也随之于 2009 年前后退出了他的公司。
(图片来源:《We Margiela》)
关于 Martin 的离开,影片中化妆师 Inge Grognard 回忆起了一个有趣的片段,不再拥有 Jenny 的 “庇护”,Martin 失去了完全的自由。集团商业运作下的时装屋需要盈利和曝光。终于有一天,当流行歌手 Rihanna 来到了秀场后台,她询问能不能见见设计师,但设计团队里的很多人在当时并不认识她(Rihanna),觉得这个要求很可笑,况且 Martin 当时根本就不在场。但所有人都意识到的是:这里已经不适合 Martin 了。
( 图片来源:MAISON MARGIELA )
更遗憾的是,“We” 的中心 Jenny Meirens 在这部纪录片上映前离世了,而她与 Martin Margiela 自从当年的不欢而散后便已不再来往,也没有私下联系过。Jenny 去世的那一天,品牌已改名为 MAISON MARGIELA 的 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张 Jenny 与 Martin 在秀场后台拥抱的照片,转眼间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Margiela Galleria 1989/2009》
除去两部 “艺术化” 的影片,去年还有两场更为写实的 Martin Margiela 艺术展览,颇具洞察力。《Margiela, les années Hermès》展出了 1997 年至 2003 年这段时间里面 Martin Margiela 身兼 Hermès 女装成衣系列艺术总监的岁月。好似展览中 Hermès 橙色与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白色相互作用的无缝衔接,他为 Hermès 共创作的 12 个系列始终贯彻着 “最高质量、舒适、永恒” 的 “慢时尚” 概念。
而另一场在巴黎 Palais Galliera 举办的则是这位比利时设计师整个设计生涯的回顾展,涵盖着从 1988 年在 Marais 展出的第一个系列直至他在同名品牌工作至最后一天的 130 余件作品。
《Margiela Galleria 1989/2009》展览(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而近期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在今年即将到来的 9 月 19 日到 10 月 1 日间,拍卖行苏富比将举办的由匿名收藏家所收藏的 218 件 Martin Margiela 作品展览及拍卖活动。这些 Archives 包含从 1998 至 2006 年间的成衣系列和限量经典作品。如果你有足够的本钱则可以直接参与竞拍,以此拥有一件 1997 年春夏 Stockman 系列的亚麻夹克、一件 Artisanal 系列的外套,甚至是那件全世界仅有五件的扑克牌背心。
(图片来源:i-D)
(图片来源:Another)
几十年后的今天,Martin Margiela 的先锋性被不断地印证。曾在 Martin Margiela 品牌工作过的 Demna Gvasalia 被普遍视为 Margiela 衣钵的 “继承人”。从 BALENCIAGA 到 VETEMENTS,人们纷纷感叹到:看啊,当代的时尚中心也无非是站在 Martin Margiela 的肩膀上罢了。
有人认为,是 Martin 的神秘特质加深了更多当代人对他的兴趣。但或许真正需要称颂的是在兴起商业浮华和品牌塑造的年代里,仍有这样一位设计师拥有将自我信仰投射到一个空白矩形标签上的坚持。“无妥协” 比起任何词汇都适用于形容 Martin Margiela 的设计生涯。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正是因为他从不妥协自己的观点,比任何设计师都敢于遵从自己的愿景。他以惊人的天赋与整个时尚系统抗争,也为后继的时尚颠覆者们铺开了道路。
Martin Margiela 也是一个幸运的人,他曾拥有 Jenny 和 “We” 这个群体的支持,他们保护并成全了他的自由。另一方面,或许也只有在限定的时间内才有人能够以 Martin Margiela 的方式存在。毕竟在当下 24/7 的流媒体时代,匿名性的名人已沦一种遥远的可能。是否还有人能够在这个时代成为第二个 Martin Margiela?看似已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