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在这两年也有明显的感受,球鞋定制作为兴起的热潮,正在有着逐渐蔓延的趋势。

一方面,如今球鞋市场发展迅猛,各种款式推出的愈发频繁,在 Sneakerhead 群体数量逐渐扩大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的现状下,限量与联名球鞋已经不再稀有,相比之下大部分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针对由千禧一代主导的市场,品牌推出的款式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不足以满足每个人对于个性的高度需求,于是…就流行起了在鞋子上进行涂鸦甚至是改变结构的改造,就是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

(图片来源:Nike)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 Nike 等品牌开始通过一些特别的企划或是服务来不断营造一种以 DIY 为核心的球鞋文化浪潮,也见过不少像 Ziv Lee 那样通过独特创意脱颖而出的个人设计师,以及类似于 The Shoe Surgeon 的知名定制单位成为主流。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来自国内的定制单位在最近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它就是 The Remade,或许…你已经通过下面的作品认识过它了:

与仓石一树主理店铺 Heather Grey Wall 打造的蟒蛇皮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I

携手 ACU 以及 BANU,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狮头门环” 作为灵感的 Air Force 1

最近,The Remade 与 ACU 以及 BANU 再度展开了合作,带来了一双 “锦鲤” Air Force 1,除了中国风的寓意之外,还通过 3D 打印技术和纯手工皮雕艺术等新尝试制作鞋身轮廓与花纹,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定制服务的更多可能。

恰好,我们在这双鞋款的推出之际,有机会与 The Remade 主理人 Tommy 坐到了一起,听这位业内人士聊了聊关于 The Remade 的更多故事,以及他对于球鞋定制逐渐成为风潮的看法以及未来的更多可能。

 

Tommy

The Remade 主理人

 

「 有些客户寄来 LV 和 Supreme 的联名包要把它改成鞋子,其实这在制作上压力很大 」

聊一聊最开始的故事吧,成为一个 Sneakerhead 很容易,但你是怎么开始想要做球鞋定制的呢?

我一开始也是一个 Sneakerhead,当时大概收集了几百双鞋子, 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要足够有钱,别人就能买到和你一模一样的鞋子,这样会让我觉得之前花费大量金钱买到的限量球鞋变得好像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后来我还在念书的时候就决定要自己去改鞋,为的就是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人们是不是都会像你一样产生类似的想法,在收集球鞋到一定地步之后转而通过 DIY 寻求不同?

我觉得要看个人。其实 Sneaerhead 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比如 Air Jordan OG 配色的那类,他们只想要追求最为经典的东西,可能连现在一些新推出的配色都没法接受,所以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并不会对客制很感兴趣。另外一些人,比如明星或是很多 NBA 球星,他们会把自己热爱的事物通过客制来呈现在鞋子上,以此来做出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子。

The Remade 将球鞋的 “裁片” 进行展示

从在鞋子上涂涂画画到真正改造一双鞋的材质甚至是结构,一定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的,你是怎么学到这些的?

其实我当初只是提出这个理念,自己只会一些基础的做法,主要还是因为我有一个很专业的团队去帮我完成这件事情。我觉得在鞋子上面涂鸦和去改鞋子其实是两个概念,涂鸦不一定需要了解鞋子的整个架构和制作流程,但是如果你是要去改造,就要完全知道一双鞋子是如何制作完成的,但是另一方面是,涂鸦也同样需要绘画的技术技巧和好的审美,所以我觉得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难点。

你在创立 The Remade 时,球鞋市场是怎样的状态?当时会有很多人想要去定制一双鞋子吗?

最早我是在 14 年真的开始去做这个事情,那个时候球鞋市场和现在比起来没有这么严重的倒卖现象,然后鞋子的推出频率也没这么快,市场上价格也相对便宜一点,很多限量的鞋子相比之下还算是比较好买到的,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预料到,可能之后会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贩子,所以开始想要去做球鞋定制,因为我自己喜欢在设计上加一些中国元素,所以其实当时并不太在乎是否会有很多人愿意定制鞋子,只是以一个做艺术品的概念去做这件事情。

这两年球鞋定制变成了一种热门现象,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样的改变?

其实跟整个大环境和市场有关系。我当初做这个之所以从美国开始,是因为美国人的接受程度比较高,那时候在国内的争议性可能比较大,有人觉得是假的,不是 Nike 官方出的鞋子就不正规等等,不过现在情况会好很多。我经常会用改装车的例子解释给别人听,改车子也需要你从厂家买到一台车,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改装,鞋子也是一样,先要去品牌买到鞋子然后才能把它改成更好的样子。

(图片来源:The Remade)

所以…The Remade 的生意在这两年变得很好咯,现在团队的规模如何?

其实做球鞋定制并不真的赚钱,因为定制的量毕竟不大。我以前可能会接私人定制的单子比较多,但现在已经不怎么开发新客户了,只做一些可能特殊的案例,更多的倾向去和品牌合作,做一些特别的企划。
至于团队的话,我自己比较像是主理人,会做一些类似公关的事情,去和品牌谈一些项目等等。除此之外,团队里还有销售,制作室有几个师傅,分别负责鞋面和底部成型的制作,所以其实要想做好球鞋定制这一行的话需要有供应链,背后真的需要蛮多人的。

通常定制球鞋往往是比较昂贵的,如果在 The Remade 定制一双球鞋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具体要看你选择的材质。普遍的话从 3 千到 6 千元都有做过,做过最贵的大概在 3 万元一双,所以还是要看个人的需求。

The Remade 的私人定制服务也是要根据客户意愿进行制作的对吗?到目前为止,你收到的最难实现的定制需求是什么?

真正的难点是有些客户会有自己的设计想法,需要改变鞋子的结构,比如把原本是一双低帮的鞋子改成高帮,或者加个 “袜套”,这种会比较难。如果要说最难的话…举一个例子:
客户寄给我一个 LV 和 Supreme 的联名包,要把它改成鞋子,因为这个单品本来就很贵,所以制作时的压力很大,初期要先用一些比较便宜的皮革打版,做到完美之后才能把客户寄过来的包剪掉开始做成鞋子,因为如果你真的做错,不可能让客户再给你一个,可能就需要自己去买同款重新再做一次了。
另外,The Remade 还曾将 Levi’s 的丹宁夹克改造成一双 Air Jordan I(图片来源:TheRemade)

 

「 我们在推广文化,而不是简单的推一款产品 」

不得不说,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往往更愿意花费几千元的价格去入手一双重磅的联名或是限量款式,却不能够接受一双定制鞋款的售价高昂,对此你怎么看?

说到这个,我又要用改装车举例子了。比如有些人去买一台很贵的 Lamborghini,他不会去改,因为觉得原本就很好看了,对不对?有些人则可能会去买 TOYOTA,然后会花很多钱去改装成一台很帅、跑起来可能比 Lamborghini 还快的车,所以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喜好,都没什么问题,因为现在球鞋市场人很多,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会不太一样。

你有想尝试过怎么样改变人们的这种消费观念吗?

我觉得不需要改变。因为如果你东西真的做的很好,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喜欢,所以用产品去打动人的方式要更好,反而他们自己会去改变想法。

从之前的 AF 100 企划,到最近的 Nike by you,品牌似乎也在营造一种以 DIY 为核心的球鞋文化浪潮,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没错,其实品牌也希望能够做得更个人化一点,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毕竟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你看上海那家 Nike 001 会比较凸显这一点,但是毕竟他们没办法做到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或者难度更高一点的这种服务,不过我觉得这没有关系,Nike 这样做的方向是非常好的,会吸引更多人去关注、喜欢它们的产品。

其实这也能看出,很多品牌在改善自身的球鞋定制项目,我认为球鞋品牌在未来的零售模式中,最终目标都是朝着更加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进行发展的,这个说法你赞同吗?

我非常赞同。如果品牌方最终的目标是客制球鞋,其实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可,之所以他们会想要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就是意识到了每个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并且通过这些客人的定制,还可以收集到很多数据去参考,然后再去做接下来的设计。

如果未来品牌真的实现了更普及、更高级的定制服务,是否会给像 The Remade 这样的定制单位带来竞争的压力?你觉得 The Remade 的优势在哪里?

我觉得还好,因为我们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就像我其实很喜欢把中西方元素结合在一起,这次做的这双 “锦鲤” 其实难度就真的蛮高的,因为是用工业设计去完成一个作品。除此之外,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是推广文化,而不是简单的推一款产品,我觉得要把属于我们的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人来关注,所以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实际上从 Tommy 频繁用改装车来比喻定制球鞋时,我们大概就已经可以猜到,他在经营 The Remade 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很多不理解,不过同样令人欣喜的是,在对谈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定制球鞋这一文化的信心,纵然它还很难成为人们在球鞋上的主流消费方式,但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已经足以形成一股新的球鞋文化浪潮。

在当下的球鞋市场和大环境下,不少消费者往往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脚下的球鞋获得一种在 Sneakerhead 群体中的身份认同感,而与之对立的,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又像 Tommy 本人一样,极力想要摆脱从众的标签。而在球鞋定制这一领域当中,我们似乎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找到这种矛盾的平衡点。

(图片来源:Nike)

不光是 The Remade 这样的定制单位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Nike 等官方品牌也在球鞋定制领域大作文章,无论是文化层面的东西,还是真正落实到服务上的体验,正如我们在上面说到的,都在朝着更加一对一的个性定制服务发展,比如 NikeLab Bespoke ID。不过客观点来讲,这种极致的一对一定制服务,在现阶段甚至是未来一段时间都不太可能有大众层面上的普及。可以这样想,为了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定制需求,品牌实际上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模式和自身的角色,毕竟要把“产品创意”的部分交给消费者,自己转而更加偏向于制造业的角色之上,实际上对于这些商业运动品牌来说,有违现实和商业效益。

关键是,极致化的一对一定制,它既要求品牌有高度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费者掌握一定的球鞋制作基础,大家似乎都需要在拥有一定的共同设计语言环境底下才能交流,不然的话,消费者要么就是脑洞太大、要么就是毫无想法…

Nike Air Max 720/95 Heron Preston By You(图片来源:Nike)

所以如果拿产品金字塔来比喻的话,像 Bespoke 甚至是更加极致的 The Remade 提供的这些一对一球鞋定制服务,对于品牌的零售业务和产品架构上都是处于顶端的位置,可想而知受众一定就是小份额的市场,所以…这一层面最终都是为那些拥有创意且追求极致个性化需求的群体提供独特的服务,但这个层面也一定会随着品牌的推动、球鞋市场的演变和玩家们日渐提高的需求在逐渐扩大。

Nike 在定制服务的方面可谓十分聪明,它既设立了品牌内最顶级的定制服务 Bespoke ,也为金字塔下游层面的消费群设置了对应的服务,例如 NIKEiD (也就是如今的 Nike By You)。实际上,这就是根据金字塔内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分别提供的一种 “适合的定制服务”,毕竟,有些人本来就很有想法,有些人则需要协助,有些人正在观望…

实际上品牌如今已经在球鞋定制的方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目标群体也更有针对性。例如,我们在早先 Nike 与 Heron Preston 的合作企划中,就看到了以 Nike By You  为架构的联名式定制服务,将联名与定制结合到一起的做法,就无疑会给这两种模式都带来新的可能,尤其是对于联名款的消费常客来讲,也是一种玩法较新鲜的联名鞋款消费体验吧。

所以,无论是 The Remade 这样的定制单位还是 Nike 这样的大品牌,又或是具体采取哪样的形式,其实都在预示着球鞋定制可能不仅仅是一阵风潮,在未来,没准能够逐渐引导更多的消费者适应一种全新的球鞋消费方式,以至于进一步扩充球鞋文化传统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