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自拍”、“恶搞自己”,我知道用这三个词同时 tag 一个人时,你多半会觉得这个大婶/大叔就不能多参加参加中老年活动,哪怕是跳跳广场舞遛遛孙子?或者会觉得在这个看脸、年轻是王道的年代谁要关注你?!然而…
你们心中最代表年轻时髦的 Supreme 就很关注她
本周发布的滑板系列 (图片来源:supremenewyork)
喏,就是上面的那两块合作板面,要不是它的发售,我差点忘了 Supreme 的 “滑板” 背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Supreme 这几年对滑板这种亚文化的流 (làn)行(jiē)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至少在大家心中形成了比较浅表的认识…扯远了,言归正传,创作这两款板面图案的艺术家名叫 Cindy Sherman,先来欣赏下原作:
Untitled #181 (图片来源:MoMA)
由于不可名状原因,图中某些 “要点” 做了处理,简单解释一下:一堆酱汁香肠,中间放了一个…塑料丁丁玩具(不要举报单纯的我,还不想被请去喝茶);
Untitled #175. 1987 (图片来源:MoMA)
这张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可以看到被挤压碎裂的蛋糕、饼干残渣散落在沙子上,一旁的布上有类似于呕吐物的东西,远处墨镜里反射出一张惊恐的女人脸。
叙述完毕,至于怎么解读就要看你脑洞能开多大。如果从来没看过 Sherman 的作品,很可能摸不着这个艺术家的套路,把上面两幅作品形容成 “故意博人眼球” 也情有可原,但我想说的是,Sherman 拍摄这种恶搞、讽刺、让人难受的作品已经 40 多年,并乐于 “搞” 到自己头上…
一张 “自拍丑照” 卖 389 万美金?!
就是这幅,Untitled #96 拍出 389 万美金天价 (图片来源:MoMA)
没错,Cindy Sherman,这个被誉为女版 Andy Warhol 的波普艺术家,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一系列丑化自己的作品,有别于一般表现自恋情结的自拍照。她不只是这些照片的作者,更一手包办了作品里的模特、造型师、服装师、化妆师等角色。
Untitled Film Stills (图片来源:MoMA)
1977 年的《Untitled Film Stills》成了她的成名作,这个系列像是早期好莱坞的黑白电影剧照,Sherman 扮演了当时活跃在镁光灯下的女明星形象。但仔细看你就会发现,和在镜头前展现完美一面的真正女明星不同,她在作品中以呆滞、不自然、嘲讽的表情为重点,这些看似精心打扮的瓷娃娃形象,其实在对主流 Pop Culture 赋予女性的刻板印象 Say NO!
Centerfolds #85 # #92 (图片来源:MoMA)
之后的《Centerfolds》系列也是如此,受全世界男生最爱的《PLAYBOY》杂志内页启发而创作,虽然照片中的女性或躺着或半坐,有着一定程度的性暗示(当然,Sherman 扮演的角色都是穿着衣服的),但她们的脸上都夹杂着凝重的恐慌感,像是对男性 “欣赏” 这些他们眼中尤物状态的嫌弃,内心不安写在脸上。那幅拍出天价的作品就属于这个系列。
Untitled #213 #224,名人肖像系列,Sherman 不仅打扮成女性,驾驭男性角色也游刃有余 (图片来源:MoMA)
1985 年之后的 10 多年中,Sherman 时不时会创作一些有别于以往的作品,其中一个系列描绘了充满呕吐物、鲜血以及发霉食物等令人作呕的东西;另一系列则呈现了以奇怪姿势解剖重制的人体器官(Supreme 这次的作品就属于这一时期,由于太过色腥膻,其它作品可自行搜索)。但显然这些都没有像《Untitled Film Stills》或《History Portraits》那样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Society Portraits (图片来源:MoMA)
同样的手法,她 08 年创作了《Society Portraits》,这次 “扮演” 的是那些打了肉毒杆菌、过度化妆、但却很不开心如怨妇般的角色。“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我自己,我只是碰巧成了模特,但我的模特也可能是能想到的任何人,” Sherman 解释道,“她们可以代表其他一切,除了我。如果她们看起来太像我,那这个作品就是不合格的。”
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用自己的作品展示各种 “不完美”,引导大家反思 Pop Culture 里的女性形象,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真实。这个今年已经 64 岁的女摄影师,最近迷上了用 iPhone 和 Instagram 来 “创作” 。
生病自拍也要恶搞 (图片来源:@_cindysherman_)
今年早些时候,Sherman 公开了自己的 Instagram 账号,除了日常生活细节的分享,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 “美颜” 过度的自拍照。一个朋友向她推荐了 Facetune (类似于美图秀秀的 App),“我意识到,这个程序实际上能抹平我脸上所有的皱纹。” 后来她还下载了 Perfect365 和 YouCam 给自己化妆、整容、添加更多配饰,看起来是玩得不亦乐乎。
右边这是 COS 川久保玲吧(图片来源:@_cindysherman_)
和一般女孩子用这些 App 美化自己不同,Sherman 用它们展现出另一种审美极致——畸形的脸型、不成比例的五官、平整到毫无 “真人感” 的皮肤,当然还有那些夸张的妆容和假发,怎么看都不让人舒服。反正我才不会把这种 “怪物” 模样的恶搞自拍照片,每天发到朋友圈的。
修图软件越用下手越重 (图片来源:@_cindysherman_)
“对我来说,Instagram 上的照片都是在玩,我使用这些美化 App 并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以不完美的方式呈现,这是一种能让我放松下来的做法。” Sherman 对 《W Magazine》解释这么做的原因时说。
Untitled A-E,各种年龄、各种形象轻松驾驭,可塑性也是服气的(图片来源:MoMA)
虽然用这么轻描淡写的口吻形容自己的丑照,但夸张、过度的修图手法难免让人觉得是在对主流审美的讽刺。Cindy Sherman 是现代艺术和摄影领域的大明星,成名时不到 30 岁,她在 1975-1980 年间的 “自拍” 曾以 100 美金一张的价格出售,到了 1994 年,这些 “丑照” 在纽约疯涨到 20,000 美金一张,现在的价格…反正正常的美女自拍很难与之媲美,就算你是以脸蛋漂亮而著称的女明星。
不止是 Supreme,她的合作品牌名单可相当华丽
Comme des Garçons 1993 Fall(图片来源:《VS Magazine》)
对 Sherman 的作品有了大致了解后,就不难理解她与 Comme des Garçons 这种非常规意义上被定义为漂亮的设计合作了。她构思、掌镜并亲自出演了这个日本品牌 1993 年秋季的广告大片,如你所见,将自己擅长的超现实怪诞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M.A.C x Cindy Sherman (图片来源:《Time Magazine》)
不管是早期对于女明星妆容的精确把控,还是后来愈发大胆的面部彩妆堆砌,Sherman 无疑是个化妆高手,顺畅游走于美丑之间。这点与擅长夸张颜色组合的彩妆品牌 M.A.C 不谋而合,于是她们有了联乘系列。当然,广告大片依旧由 Sherman 出镜,夸张的妆容让人几乎无法辨认,分别展示了一个完整装束的小丑、眼神空洞的洋娃娃和花哨的贵妇。在她的概念里,化妆不仅仅能隐藏瑕疵让人变美,也是可以创造角色的快捷手段。
Balenciaga x Cindy Sherman (图片来源:Nowness)
法国老牌时装屋 Balenciaga 在 2007 年为 Sherman 打造了一组造型,她扮演了 “擅长” 社交的时装精、上年纪的女人和沉迷 Club 的女子…“这一系列的灵感源自大家经常在杂志上看到的派对照片,那里的人都渴望炫耀自己的地位和社交圈,努力在镜头前挤出夸张的笑容和容易相处的个性,” Sherman 解释道,Balenciaga 门店随后展示了这个系列。也不知道这种对主要消费群体的讽刺行为有没有给当时的销量带来影响,哦,大部分会那么做的贵妇可没有如此清楚的自我认知。
UNDERCOVER 2018 春夏系列 (图片来源:VOGUE)
在刚刚结束的 UNDERCOVER 2018 春夏系列秀场中,除了两两一组的 “双胞胎” 走秀形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桥盾也把好友 Cindy Sherman 的自拍摄影作品印制在衣服上。6 年前他们在东京相遇,一见如故,这个系列以 Sherman 为灵感来源,展示了她的双重性格——现实中的自我和作品中的那个人。“人都有两面性,设计师的作品也是如此,” 高桥说。因此他用一个完整的系列展示了这种矛盾与统一。
Untitled #153 (图片来源:MoMA)
虽然作品有着昂贵的价格,也经常收到时尚圈的合作邀请,但与其说 Cindy Sherman 是个成功的摄影艺术家,倒不如说她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家。她的作品将那些看似完美的东西,借由嘲讽的方式重新呈现。大多数人沾沾自喜于将自己塑造成美好形象的幻像之中,却忘记真实到底是什么。其实刻意营造出的东西,不仅可以美丽,也可以轻易被丑化。
MoMA 2012 年展出了大部分 Sherman 作品 (图片来源:Art Blart)
2012 年,MoMA 再度举办了 Sherman 的回顾展,策展人提到:“在这个充斥明星光环、真人秀、YouTube 影片的年代,有这么一位艺术家,用她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揭露了那些欺骗着我们的障眼法,引导我们去发现什么才是真实。”
扮丑出名,但人家是个美女,比你漂亮的人还比你努力、成功…人艰不拆 (图片来源:David Seidner)
Sherman 坚持不为自己的创作命名,以维持它们所展现出的歧义。她不会告诉你应该去想什么,每个人在看过后都有自己的看法。
回到这次 Supreme 板面上使用的那两幅作品,你觉得它们到底是想表达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