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街头艺术,D*Face 的名字应该早已耳熟能详。D*Face(Dean Stockton)作为英国最知名的街头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将波普艺术和漫画结合,骷髅、翅膀等标志性元素都使其作品有着极高的识别性,同时作品中不乏恶搞流行文化标志人物和权势象征等。

(图片来源:dface.co.uk)

出生成长于伦敦,从 Henry Chalfant 的《Subway Art》一书初识纽约地铁涂鸦后对涂鸦产生兴趣,同时又因为青少年时期热衷滑板,《Thrasher》杂志刊登的关于滑板的图案和加州冲浪、滑板艺术的先驱 Jim Philips 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带来了诸多启发。

艺术家 Jim Philips 的作品可称为美国滑板以及冲浪文化的代名词(图片来源:designboom)

作为伦敦街头艺术的领军人物,D*Face 最早从街头张贴海报和贴纸开始,继而开始观赏性和启发性极强的壁画创作,并且也是曾经将街头艺术登堂入室领入画廊、美术馆的 TOP 10 人物。他创立的画廊 StolenSpace 几乎展出过全球当下最具有代表性的街头艺术家们的作品,C215、CYRCLE.、BEN EINE、Felipe Pantone、Haroshi、ROA、Shepard Fairey 等等,致力于把被传统画廊所忽视的来自亚文化环境下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带进大众视野。

D*Face 也是机车文化的爱好者,曾在画廊附近开设了一家机车工作室。此前还与英国最大的摩托车公司 Triumph Motorcycles 携手以 50、60 年代的自由精神和品牌历史为启发,客制了摩托车。

(图片来源:Triumph)

看看几位街头艺术家是怎么讲述自己眼中的 D*Face 的:

再说到我们今天所常听到的 “潮流艺术” 一词,其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尴尬在于 “潮流艺术” 并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是个国人新造词语,KAWS、村上隆、Ron English、OG Slick 等都是大众与媒体眼里的潮流艺术代表艺术家,共同点就是作品与潮流文化紧密联系。需要知道的是,“潮流艺术” 中绝大一部分,是涂鸦/街头艺术家,他们的成长背景都是在街头文化和亚文化浸淫之下,而在当下的语境中被大众认知为潮流艺术家。

前不久,美国洛杉矶的潮流文化推广机构 The Curative Company 策展了潮流群展《进出口》,邀请到了 OG Slick、D*Face、Tristan Eaton、David Flores 以及 Nychos 几位街头艺术家参展。The Curative Company 就是在近年潮流、Hip Hop 文化在国内蓬勃发展,欧美作为街头艺术的 “出口大国”,在东西方文化持续强烈碰撞又相融相生的土壤上,街头艺术被大量 ”进口“ 这样的大环境下,所策划了展览。

D*Face

Nychos

David Flores

OG Slick

Tristan Eaton

我们也在展览正式开幕之前,与 D*Face 聊了聊关于他的作品中对流行文化的关注,以及伦敦街头艺术从开始到现在的变革。

D*Face

街头艺术家

当我们去了解流行文化和消费者,才能了解对弊端那一面的解决办法

本次展览中 D*Face 展出了一个装置和版画 “Kant Compain”、“Cli-Che” 等

先和我们聊一聊关于参加本次群展《进出口》吧。

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涂鸦,随后旅行世界 “扩张” 我的街头艺术版图。这个展览将国际上有一定代表性的街头艺术家们第一次集结带到中国,可以提高我们一同构建的全球街头艺术场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认知程度,我觉得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也是消除街头艺术与当代艺术领域隔阂的几位艺术家,每个人拥有不同的风格、技术,甚至自身承载不同的历史,希望能让观众有一次全面的了解。

直观上看,你的视觉风格带有美国波普艺术大师 Roy Lichtenstein 经典漫画风格的影子,为什么当初会对波普艺术和漫画感兴趣?

事实上美国波普艺术对很多领域的影响辐射面都很大,但对我来说产生影响更多的是漫画艺术。漫画对涂鸦和滑板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简单的线条轮廓便可以描绘故事。作为一个伦敦人,我妈妈从小会带我去画廊欣赏传统艺术,但其实并不能产生什么共鸣,反而我自己会去找滑板杂志、漫画、动画片看,像是《Thrasher》、 Hanna-Barbera 公司出品的动画《Hong Kong Phooey》、《Pinky and the Brain》。

《Pinky and the Brain》和《Hong Kong Phooey》(图片来源:Google)

对我的工作而言重要的并不是借鉴波普艺术,而是关注流行文化。在承载流行文化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对消费主义的批评,当我们去了解流行文化和消费者,才能了解对弊端那一面的解决办法。

你创造的标志性形象 D-dog、骷髅、翅膀等,这些符号有什么背景故事支撑吗?

有很多的故事,但是我更愿意让观众自己去深入挖掘,将他们自己的故事与视觉产生联想。如果我告诉他们那就没意思了,好奇心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样才能走得长远,并且创造出更多的故事。

就像 Streetwear 一样, 退回 2000 年时大家可能并不了解它到底是什么,因为不断的去探寻它的价值以及围绕它的一切,才不会流于表面,而呈现出了如今的盛况。

2006 年 10 月 D*Face 在伦敦 Stolen Space 画廊举办了重要个展《Death&Glory》,当月所有展出作品售罄,画廊门后便是他的 D-dog

Love Won’t Tear Us Apart” by D*Face,巴黎

Love by D*Face,洛杉矶(图片来源:Google)

你的作品鼓励我们更关注生活本身、反思消费主义,你怎么看待当今社会对名利、物质主义的病态迷恋?

我们所有人都会迷恋名利,物质就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但是购买越来越多的产品并不会让你对自己感觉更好,我更希望地是令你考虑你正在做的事情的副作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许你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抵消它。

 

滑板、涂鸦等亚文化,它们是可以和人沟通的

15 年拉斯维加斯 Life Is Beautiful 街头艺术节中 D*Face 的作品(图片来源:streetartnews)

八十年代中期涂鸦开始发生于伦敦的街道,是否文化的存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伦敦和纽约的文化纽带、Hip Hop 文化的发展?

我最初受到纽约地铁涂鸦的影响,当我还是一个小孩时我总是看那些相关的书,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它,只是在被鲜艳的颜色、字体和形象所吸引。当我开始进一步研究时,感受到更多涂鸦的魅力是来源于它的非法性和风险。

当我在伦敦四处闲逛和滑板时,在街上涂鸦所带来的能量对我来说是很兴奋的事情。当说起纽约涂鸦的时候,实际上最早一批的人对 Hip Hop 音乐并不太感兴趣,和他们产生联系的是摇滚乐,人们都认为涂鸦与 Hip Hop 相关,但是 Hip Hop 和涂鸦的纽带是在之后才建立的。

D*Face 为朋克乐队 Blink-182 的专辑《California》创作封面(图片来源:Google)

似乎滑板在你的生活里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和滑板的渊源非常特别,滑板改变了我的思维,我因此看这座城市的角度而变得不同,你在滑板时会思考怎样使用 Spot、建筑的线条等等,对街头艺术的创作很有帮助。另外,滑板、涂鸦等亚文化,它们是可以和人沟通的,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帮滑板品牌工作,设计板面或者其他视觉对我来说也是很有趣的,我以前做,现在也依然会继续。

D*Face 受 Led Zeppelin 乐队的歌曲 “Physical Graffiti’ Songs” 启发在加州创作的碗池(图片来源:designboom)

2010 年时 REAL Skateboards x D*Face 推出联名板面,D*Face 也顺便造了个 skate ramp(图片来源:arrestedmotion)

作为伦敦最早一批街头艺术家,当时的情景和现在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完全不一样了。当我最初开始做街头艺术的时候其实还并没有这个概念,只是大家觉得和普通的涂鸦有所区别,我尝试使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去创作,但是没有人理解什么是街头艺术。对我来说当时最多就是把你创作的图像印在 T 恤上而已,没有想过作品能进入美术馆和画廊。

D*Face 在以英雄和亡命之徒历史而闻名的史密斯堡,创作了以西部牛仔为灵感的装置和壁画(图片来源:Google)

20 多年来街头艺术有了全球性的发展,有一个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和更多受众,就像我们来上海参展这个放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想的事。

东伦敦的 Shoreditch、北伦敦的 Camden 是伦敦街头艺术较为集中的区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是否现在 Shoreditch 越发绅士化和受消费主义影响,你怎么看待之后的发展?

东伦敦是街头艺术的集中区域是因为,这里原本就是伦敦艺术氛围比较浓厚的地区。25 年前这里有很多厂房和废弃的建筑,你可以在这边的建筑上画画,并不会受到干扰;也有很多艺术家选择在这里创立工作室,之后很多酒吧、咖啡店在这里开业,逐渐建立起了社区的感觉,东伦敦一直都是艺术重镇。

东伦敦很多街角都能看到 Ben Eine、D*Face、ROA 等人的作品。作为创意中心,艺术家和年轻人们追寻的工作和居住场所,如今侵入的是时髦商区和高昂租金(图片来源:Google)

我一直以来都生活在东伦敦,所以这里变的绅士化对我来说是很难面对的东伦敦是最酷的聚会地点,因为各种各样的餐厅、酒吧和服装零售店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我爱这里因为它有这样的特性,但是难过的也是因为这样的特性它不得不产生变化,租金的上涨很多艺术工作室已经无法承受。这里也不像 25 年前还有很多新的空间可以探索,能利用的空间已经饱和,也不会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区域或者文化场景。

今年非营利组织 Long Live Southbank 在 Stolen Space 筹划展览,多位滑板艺术家的作品出售所得将捐赠伦敦滑板地标 Southbank 的翻新

画廊举办的各种展览(图片来源:Stolen Space)

你的画廊 Stolen Space 可以说见证英伦街头艺术的发展,作为一名艺术家和一名画廊主的不同点是什么?

(笑)我其实从来都不想变成画廊主,这不是我的热情所在,我只是希望认识和支持更多很酷的艺术家。2000 年左右,我发现伦敦没有一家街头艺术画廊,更多的是当代艺术画廊,很多街头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他们还要洗盘子、送披萨外卖来维持收入,我认为应该有这么一个地方去支持和发展这个文化,我也相信这个文化。

2005 年成立的伦敦第一家专注于街头艺术的画廊 Outside Institute,Stolen Space 画廊的前身。2,000 英尺的空间是当时各地街头艺术家到达伦敦的一站式体验据点,也出售喷漆、书籍杂志、服饰、玩具等(图片来源:woostercollective)

我一直在寻找机会看有没有人能参与创立画廊,一年、两年、三年都没有,后来我的 Old Boss 他有一个闲置的空间交给我,我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去经营画廊,但是他告诉我,我是最佳主理人选,因为我本身是艺术家,更能和艺术家们产生联系。开始经营画廊之后,我学习商业管理、怎么去挑选作品以及和收藏家、买家沟通,学习怎么在背后推动整个场景,也是很有趣的事。另外,一个艺术家去销售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看似是一个很不可言喻的事情,但是我愿意打破这样的印象,因为我更加了解这个群体的想法。

 

街头艺术并不只代表了一种声音

如果说街头艺术的本质是挑战权利和制度,而现在从亚文化成为一门生意,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发展趋势?街头艺术和商业艺术挂钩的利弊是什么?

我可以用滑板来举例,现在滑板文化受到全球的热衷且商业化方面挺成功,甚至时尚领域靠此挣了不少钱,但是这仍然不会影响到真正喜欢这个文化的年轻人拿起滑板… 亚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太多界限,街头艺术可以进入画廊,销售额达到天价,同样可以保持发生在街头的公共属性,艺术家们现在建筑立面涂鸦、创作壁画。街头艺术并不只代表了一种声音,也不像做传统艺术一般需要你拥有艺术教育背景,而它是面向所有人群的,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超越其他艺术形式成为最重要的公共艺术运动…

这个时代下讲街头艺术和商业结合最为成功的当属 KAWS 了,就算不是在街头文化覆盖下的群体仍然知道他的名字

现在各大街头艺术家的展览上,同时发布丝网版画或衍生品已经是一种 “标配”

艺术家们更热衷于发售丝网版画、玩具、生活用品等周边,你认为这是形式上的突破,还是为了迎合消费?

是为了迎合消费。事实上,我们这些街头艺术家在 15 年前开始卖丝网版画作品,是因为当时没有太多人愿意买原作,为了支付房租等等原因,我们将同一幅图像用更便宜的丝网印作品去销售,这样可以获得更多收入,也有更多的人可以拥有你的作品。我们创造的文化是关于群体之间最直接的传递,所以无论是街头艺术还是滑板都是一样的。

OG Slick 在展览现场

就如 D*Face 所说,街头艺术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声音,它是千人千面的,从边缘群体的发声途径发展到消费主义时代影响下转化的 “潮流艺术”,你不会忘记根源和最初的热情,同时你不会拒绝与时具进在市场需求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下找到更多价值,看到你热爱的文化成为全球性公共运动,同时在创作的叙事和传达方面仍然保持理性。

如果你错过了此前 OG Slick、D*Face、Tristan Eaton、David Flores、Nychos 几位街头艺术大佬此前的签售活动,没关系,《进出口》群展将于 10 月 1 日开始对公众开放。

公众展览日期:2018 年 10 月 1 日 – 11 月 15 日

展览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外马路 653 号 2 层 201 室

PHOTOGRAPHERDidi Hu